短跑中,上肢力量虽不直接决定下肢的推进力,但良好的上肢力量对维持身体平衡、协调上下肢动作、提升起跑反应速度及加速阶段的爆发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以下从训练目标、训练方法、训练计划示例三方面,介绍短跑上肢力量的训练要点:
一、训练目标
增强肌肉力量:主要针对胸大肌、三角肌、肱三头肌、肱二头肌以及背部肌群等,这些肌肉群在短跑中负责摆臂、稳定躯干等动作。
提高肌肉耐力:短跑虽然主要是爆发性运动,但良好的肌肉耐力有助于在全程中保持稳定的摆臂频率和力度,减少疲劳。
优化神经肌肉协调性:提升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,使摆臂动作更加流畅、高效,与下肢动作更加协调。
二、训练方法
(一)基础力量训练
俯卧撑
标准俯卧撑:双手与肩同宽,身体呈一条直线,下降时胸部尽量接近地面,然后撑起。主要锻炼胸大肌、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。
宽距俯卧撑:双手间距大于肩宽,着重刺激胸大肌外侧。
窄距俯卧撑:双手间距小于肩宽,更侧重于肱三头肌的训练。
训练建议:每组10 - 15次,进行3 - 4组,组间休息1 - 2分钟。
引体向上(或辅助引体向上)
正手引体向上:双手正握横杆,握距略宽于肩,利用背部和手臂力量将身体向上拉起,直至下巴超过横杆。对背阔肌、肱二头肌等上肢肌肉有很好的锻炼效果。
反手引体向上:双手反握横杆,握距与肩同宽,主要刺激肱二头肌和背阔肌下部。
辅助引体向上:如果无法完成标准引体向上,可以使用弹力带辅助,或者让同伴在脚下给予一定的助力。
训练建议:每组尽量做到力竭,进行3 - 4组,组间休息2 - 3分钟。
哑铃训练
哑铃肩推:坐在椅子上,双手各持一只哑铃,举至肩部两侧,掌心向前,然后向上推起哑铃至手臂伸直,再缓慢放下。主要锻炼三角肌中束和前束。
哑铃弯举:站立位,双手各持哑铃,手臂自然下垂,掌心向上,然后弯曲手臂,将哑铃举至肩部,再缓慢放下。重点锻炼肱二头肌。
哑铃臂屈伸:坐在椅子上,单手持哑铃,上臂固定在身体一侧,前臂向后弯曲,将哑铃举过头顶,再缓慢放下。主要锻炼肱三头肌。
训练建议:每个动作进行3 - 4组,每组8 - 12次,组间休息1 - 2分钟。
(二)爆发力训练
药球抛接
胸前推球:双脚与肩同宽,双手持药球于胸前,然后快速将药球向前推出,利用上肢的爆发力将球抛出。可以两人一组进行抛接练习,也可以向墙壁抛球后接住反弹回来的球。
过头抛球:双手持药球举过头顶,然后用力向下砸向地面,利用反弹力将球抛起并接住。
训练建议:每组进行10 - 15次,进行3 - 4组,组间休息2 - 3分钟。
击掌俯卧撑
(三)核心与上肢结合训练
三、训练计划示例
| 训练阶段 | 训练内容 | 组数 | 次数 | 组间休息 |
| | | | | |
| 基础适应期(第1 - 2周) | 标准俯卧撑、辅助引体向上、哑铃肩推、哑铃弯举 | 3组 | 10 - 12次 | 1 - 2分钟 |
| 力量提升期(第3 - 4周) | 宽距俯卧撑、正手引体向上、哑铃臂屈伸、平板支撑转体 | 3 - 4组 | 8 - 10次 | 1.5 - 2.5分钟 |
| 爆发力强化期(第5 - 6周) | 击掌俯卧撑、药球胸前推球、仰卧屈膝收腹传球 | 3 - 4组 | 6 - 8次 | 2 - 3分钟 |
| 巩固维持期(第7 - 8周) | 混合上述各阶段动作,根据个人情况调整组数和次数 | 3 - 4组 | 8 - 12次 | 1.5 - 2.5分钟 |
四、注意事项
热身与拉伸:每次训练前都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,如快走、动态拉伸等,训练后要进行静态拉伸,帮助放松肌肉,减少肌肉酸痛和受伤的风险。
正确的姿势:在进行上肢力量训练时,要确保动作姿势正确,避免因错误的姿势导致关节损伤或肌肉拉伤。
循序渐进: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难度,给身体足够的时间适应和恢复。不要一开始就进行过重的训练,以免造成过度疲劳或受伤。
结合短跑技术:上肢力量训练应与短跑技术训练相结合,在训练中注意摆臂的幅度、频率和节奏,使上肢力量能够更好地转化为短跑的动力。